为掌握全区土壤环境状况,从源头解决土地面源污染监督、保护、治理问题,今年以来,承德市双滦区人民检察院结合“燕赵山海·公益检察”护航美丽河北建设专项监督,切实发挥检察职能作用,通过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大数据模型、招募“益心为公”志愿者、恢复受损生态环境等一系列举措,切实做到守“土”尽责,为土地保护注入新动能。
科技赋能,形成土壤污染防治监管“数据池”。该院通过承德市人民检察院技术部门提供的空间分辨率为公里的网格数据,形成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数据库,实现土地面源污染情况统计数字化;利用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的国土调查云遥感影像数据APP,快速获取土壤变化动态图像,实时监测土壤污染情况,实现土地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从“以数监督”到“以图监督”的转变;依托“河北省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大数据智能化应用平台”,汇集政务网、裁判文书网等网络数据信息和“公益诉讼随手拍”举报的土壤污染线索,建立案件线索台账。最终,形成了由网格数据库、按图跟踪数据库、案件线索台账组成的“数据池”,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大数据模型。
综合履职,实现土壤污染防治监管“大格局”。该院联合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等相关行政机关对确实存在问题的区域,利用国土调查云遥感影像数据APP中的导航模式,按图锁定区域内污染土地面源,进行实地踏查核实,利用无人机现场拍照取证,通过反复对比筛选出汇集可能损害土地面源污染的案源信息。招募26名“益心为公”志愿者,凝聚预防合力,打好土地保护“组合拳”。在办理陈栅子镇二兴营村土地中堆弃工业废物一案中,利用卫星云图锁定地点,实地勘查取证,督促属地乡镇政府立即整改清除,恢复土地原貌15亩。
跟进监督,筑牢土壤污染防治监管“防火墙”。该院针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田间地头农药包装随意丢弃,生活垃圾、工业垃圾集中堆放等问题,将污染土地现场取样送承德市检察院快速检验中心进行检测,对不达标的地块建立台账,通过补植复绿、追偿生态损害赔偿金等方式,有效恢复受损生态环境。同时对治理后的污染地块“回头看”,坚持把“恢复性”司法理念落实在办案效果上,保障土壤污染防治有效实施。在办理娘娘沟北沟土地堆渣一案中,对土壤及时取样送检,并督促治理恢复,对恢复后仍达不到要求的,对负有监管职责的属地乡镇政府提起行政公益诉讼,起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023年以来,该院已办理涉及土地法律监督活动案件5件,恢复土地面积48.3亩。主动参与农业土壤污染监督整治,加强耕地土壤污染治理,多位一体形成合力,为打好土地保护“组合拳”,保障土壤环境安全贡献检察力量。